詳情頁
玉磨鐵路站前14標三項目部施工見聞——西南邊陲建奇功
來源:作者:韓來峰 張剛發布時間:2020年09月30日閱讀量:
奇跡與艱辛往往是雙胞胎。走進玉磨鐵路三項目部工地,這種感覺尤為深刻。
2018年7月19日,打增援的項目經理張林、書記韓來峰趕到西南邊陲的大山深處。原來的項目部已人走房空,工地冷冷清清,且工期已過半,工程僅完成四分之一。工期、資金緊張,加上原有的巨大地質、安全、運輸壓力,猶如“懸劍”頂頭。雖然在蒙華鐵路把集團公司跨入鐵路隧道萬米俱樂部、有“隧道王子”之譽的張林經驗豐富,能否在關門工期前躍出泥淖、扛旗樹譽,業主、設計、監理、局指、公司的領導們都捏著一把汗。
擔憂不是沒有理由。前期的困境,源自這里獨特氣候、地質、環境的三面夾擊。在這地處云貴高原的原始森林里,沒有春夏秋冬,只有旱季雨季;沒有鐵路公路,只有群山溝壑;陸空交通、暴雨的“明槍”難防,山里斷裂帶、滑坡層的“暗堡”更加莫測。如今,再加上工期滯后必須加大投入拼搶,三面夾擊變成五面重圍;要完成7.96公里管段內剩余4830延米2座隧道、1413米站場路基、300米區間路基及附屬工程、12km無砟軌道的施工任務,談何容易。
2020年8月31日,玉磨鐵路14標全線貫通儀式在三分部連接兩座隧道的站場舉行。高高的填方路堤排列整齊,綠草青青的人字形漿砌護坡與迎風飄揚的彩旗交相輝映,格外醒目。120名施工、設計、監理及地方各級領導、村民,見證了這支“特別能戰斗”的施工勁旅在這場特別考試中的圓滿答卷。
生命線上的較量
三項目部管段,位于西雙版納州景洪市的北大門普文鎮境內。來工地,下午13點從昆明轉機普洱,飛機在普洱上空盤旋20分鐘后,乘務長抱歉通知,因氣候原因不能著陸,將返航昆明。等飛機再起飛、著陸,已是傍晚18點。沿213國道進入盤旋在翻山繞嶺的003村道,越野車仿佛大海里蕩漾的小舢板,暈的不敢睜眼、胃涌喉哽。隧道都已全部拉通,被筑路人稱為“生命線”的便道還是如此,令人尤感蹊蹺。
車上的項目書記韓來峰笑了,“這個下馬威體驗到艱辛了吧。就這路,故事多了”。
工地的大山深處,幸有丫口寨、磨刀河村的兩處人煙。便道是由他們原來繞兩座群山的村道擴建的獨頭路,是所有人員、機械、設備、物資、材料及120多戶村民進出的唯一通道,重車往返穿梭,雨季暴雨沖刷,旱季石頭裸露,維修天天不斷,依然只能在重負中喘息。
談起“生命線”的重要,張林告知:“兵馬未進,糧草先行??紤]交通與資金的雙重壓力,項目部專門在領導班子設立物資總監,并主責便道暢通,組織維修隊天天與老天爺抗爭,先后增加投入600多萬元”。
處在大山里的村寨極度貧困,連個衛生所、理發店都沒有。項目部人員進場,有的人得知交通不便、條件艱苦,找各種借口調換項目。從兄弟單位引進的“專業人才”,在這條“搖滾”路上來項目,下車后找領導談話連說三聲對不起,唯一的請求是找個便車送他離開。招來的施工隊伍,用專車從普洱機場接進工地,競有四分之一的人隨車“逃”走,搖搖頭感嘆“這樣的地方,錢不好掙”。
顛簸的便道,在當地也有些名氣。送純凈水、生活用品、建網絡、修車輛,其他費用照算,另加“進山費”1千元。
為了快速形成開工即大干,2018年7月26日,副經理莊星組織人馬重修便道,用15天,清淤泥、墊大石、鋪碎石,在險要的2公里地段打混凝土硬化,一次性投入200多萬。
提到路何如此,物資總監馬韜列出一組數據:“我們接手的剩余工程,需用鋼材1.8萬噸,水泥14萬噸,砂石料65萬噸,路基填料8萬噸,防水土工材料40萬平米,全部靠這21公里的便道外運。
說起在“生命線”上的艱辛,馬韜一臉苦澀,卻令人敬佩。原來的項目部也是天天修,花了不少錢。便道在群山的溝底、腰間、頂峰穿行,整修受地形影響,急轉小彎多,上下坡度大,大部分地段只能修單行道,且靠溝壑邊的路松軟易陷,雖然設立了很多的會車點、警示牌,給重車、長車帶來很大的危險性。特別是6到9公里處,在一段山腰的爬坡路上,只要暴雨連續3小時,就會在靠溝壑的松軟路邊、小急彎處出現多個大坑,填上噸的大石頭墊底,把路修好,若再暴雨,又是大坑,填進去的石料不見蹤影。
維修隊常年配2臺挖機和后八輪裝大石、碎石、砂料,天天填坑、平整,尤其是5到10月的雨季和夜間運輸最易出狀況?!皝磉@里28個月了,幾乎沒有睡過一次安穩覺?!?/div>
修路難,運輸組織更難??油萋诽貏e傷輪胎,重車跑一個月,換輪胎就得上萬元,運輸車隊的價碼不斷上漲,而工地需要的物料多,尤其是砂石料體量非常大,混凝土用量每天得500方,一刻也不能斷頓影響施工?!斑@條路吃了我們不少錢,為省幾個,我聯系了3個車隊,相互競爭,才把價格穩定下來”。
斷裂帶里的拼搏
云南普洱,是人類最早種茶、制茶、飲茶、賣茶的“世界茶鄉”,也是一地連三國、一江通五鄰的南方古絲綢之路,國境線長達625公里,與老撾、越南、緬甸邊境通道達18個。在“一帶一路”的戰略布局中,新建玉磨鐵路北起昆玉線的玉溪西站,南至中老邊境的磨憨口岸,全長508.5公里,作為泛亞鐵路中線的中國跨境國際大通道,倍受世界矚目。
隧道地處印度板塊與歐亞板塊碰撞縫合帶的思茅拗陷,瀾滄江深大斷裂帶與酒房斷裂帶的震東褶束,群山連綿,溝壑縱橫,其中會崗山隧道4號、5號滑坡處的隧道淺埋僅10米、18米。隧道里裂隙發育,Ⅳ級、Ⅴ級圍巖夾雜的泥巖,經富水立即軟化、突泥涌水、沉降變形;安全的高風險,給施工帶來巨大困難。
會崗山隧道全長8903米,會排山隧道全長7475米,分別由進出口、1號2號斜井施工,是全線的控制性工程。三項目部在局指的大力幫助、協調、支持下,通過集團公司貸款獲得了“救火”資金,排除各種干擾,便道一修好,就在兩座隧道進出口和2號斜井的4個作業面開工拼搶。
大干第11天,地魔王就給臉了。在會排山出口786米處,放炮排煙之后,突變的富水與泥巖“親密”,在滑坡層偏壓的作用下,拱腰的右側泥砂、碎石聚下,填滿整個掌子面。正在現場技術指導人稱“穿山豹”的代總工趙豹,立即組織大家用混凝土噴射封閉斷面,然后埋管注漿加固,防止沉降變形。排除險情后,才進行下一步的掘進循環。
此后,這種險情在兩座隧道成為常態,幾乎每一次作業循環,都有坍落出現,嚴重制約著大干拼搶的進程,也不斷加大著成本的投入;而局指揮部給予他們的關門工期是2020年7月30日。張林由此并依據地質倒排工期,按二榀一循環24小時晝夜拼搶,仍然缺時3個半月。相比原施組安排,多開兩個作業面,成為唯一選擇。
主責進度的副經理莊星一馬當先,肩負重任,扛著“黨旗飄揚玉磨線、一帶一路勇爭先”的大旗,開路進山,僅用5個月時間,就完成了576米的斜井進入任務,開始在正洞向兩個方向掘進。管段6個作業面的形成,為確保如期貫通奠定了堅實的基礎。
然而,瞬息萬變的富水與泥巖、長達1250米的高地熱帶、多達10個滑坡層的偏壓與淺埋,猶如三只咧著大嘴的攔路虎。正常計劃二榀一循環的施工組織常常被“虎威”阻攔,為了安全、質量,2.4米的進尺,不得不改為0.6米、1.2米的進尺開挖。
工期壓力,讓開隧人喘不過氣來。經理張林坐鎮現場,班子成員分兵把口,實行24小時值班制。白天穿梭在6個作業面,晚上召開安全、進度協調會,優化施組,解決難題,消除隱患,嚴防盯控。書記韓來峰把“黨旗飄揚玉磨線、一帶一路勇爭先”的主題活動和“爭創一流、建功玉磨”的勞動競賽結合起來,嚴格考評,獎懲兌現,激發了大家的積極性,在實現安全零事故的同時,進度從每月的45米躍到75米、100米;會排山2#斜井創造了連續3個月Ⅳ級圍巖掘進超100米的施工紀錄。
大山深處的暖流
大山深處的條件很苦,項目部里暖流卻很甜。韓來峰不僅把黨建思想政治工作的“規定動作”落實的有板有眼,而且把家文化建設的“自選動作”開展的有滋有味。
“發揮政治優勢的各項工作,其目的是為了確保員工隊伍的穩定和干好工程的激情,用黨組織的戰斗力、團隊的凝聚力、員工的執行力,提高項目的生產力,”韓來峰如是說。黨支部的堡壘作用,體現在領導的身先士卒、黨員的示范帶頭上。
經理張林在蒙華身體指標樣樣合格,來玉磨后在工期、安全、資金的重壓下,心力同亢,寢食難安,頭發猛謝,疲憊交加,一體檢,8項指標不合格。
安全總監劉緒軍2020年6月1日腎結石手術,在普洱住院10天,尿道支架沒取出,因放不下“6.30貫通”最后拼搶的安全,趕回了工地。感覺恢復還好的他,沒想到經便道一顛簸,上廁所尿里全是血??傻诙?,業主工務段來人檢測,必須他陪同。檢測車上不了高速,他又要到景洪市的大渡崗鄉去接,3天來回6趟,尿了6天的血,還得忍著在工地上陪同來回檢測,把疼痛留在心里。
新入職的大學生繆帥,2020年8月身患肝硬化并發腎衰的父親住進重癥室,需兩天一次透析,一個月的費用就得10萬。書記韓來峰一面勸他回家盡盡孝,一面組織項目部員工募捐1萬多元應急。每月只有6000元生活費、家有兩個孩子、房貸要還的韓來峰,又自己拿出2000元給他。感動的繆帥,想著有醫護人員和母親的照料,自己手頭又有缺陷整治的任務,決定留在工地,把每月5000元的工資寄回家,每天以視頻的方式盡孝。
項目部的親和力,表現在“三工”建設的硬件、家文化建設的軟件上。
傣樓文化長廊、員工休閑花壇、室外健身區域、雙職工宿舍、探親房、卡拉OK房、普洱茶聊天室、玉磨月刊、衛星接收器、光纖通訊,員工工作、生活、娛樂不愁。發放日常生活用品、聘理發師到項目理發、每月過集體生日、送生日禮品、“元旦迎新”晚會、五四“自助燒烤”晚會、“濃情中秋、情系玉磨”晚會,員工情暖心懷。
感恩村寨的大力支持,融入在企地共建、盡力扶貧上。每逢春節、端午、中秋,村寨的五保戶都能收到項目部送來的油、米、面。清水溝、修道路、疏灌渠、搞衛生,村民們感受著家人般溫馨。嫁到村寨的婦女主任,自己帶著人參加站場護坡的填土、綠化,丈夫在工地開著農用車倒運小料,公公在項目部打掃衛生,婆婆在路基附屬做小工,一家人都在工地打工,收入可觀。貧困戶老李頭,自己在項目部做雜工,兩個兒子在隧道里進行仰拱的二襯作業,兒媳婦在1號斜井做飯,一家人不用外出就脫了貧。尤其是疫情期間,村寨有180多人參加了工地的大干拼搶,既增加了收入,又為項目部確保節點工期做出了貢獻。
暖流,溫暖的是心靈情感,暢流的是風正氣順,展示的是政治優勢的魅力,助推的卻是工期提前和扛旗樹譽。
在隧道“不見不散、貫通握手”的掘進中,三項目部的四個貫通點全部提前“握手”;施工管段從原來倒數第一的“副班長”,一躍為舉旗領先的領頭雁,把云南省“工人先鋒號”的旗幟飄揚在工地。
旗幟的力量,鼓舞著局指各項目部奮勇拼搏?!熬然痍牎辈粌H讓領導們手心的汗,變成了貫通儀式上的掌聲;而且局指在昆明鐵路局的信譽評價名列前茅、為集團進入信譽評價A類企業立下戰功。
走出大山,山路彎彎,高低忽閃,車依然在搖晃,已經沒有了頭暈目眩、胃涌喉哽,只有對筑路人深深的感動與敬意!
分享: